南通市通州区中小学教师“课堂诊断”报告书 3
学校: 通州区实验小学 学科: 语文 报告人:秦红霞
研究周期:60天 2011年11月16日—— 2012年1 2月16日
项目
| 内 容
| 检查意见
|
问题呈现
| 工作这几年,一直行走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中,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让我从当初的晕头转向到今天的沉着冷静,通过这几年来的反思实践,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刚参加工作,觉得老师必须有威信,才能管理得住一个班级,所以对孩子们一直非常严格,上课要求孩子们必须腰杆挺直,小手放在桌子上,那就是认真听的表现,仔细想来,难道要吸引低年级孩子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只是一味的要求孩子做端正,眼睛看黑板吗?
|
|
原因剖析
|
在教学新课时,比如教《云房子》,我问孩子们,你想用白云造些什么样的房子啊?可是教室里很安静,大部分小朋友腰杆挺得直直的,一副很认真的姿势,却没有人举手,也没有人回答我。是真的孩子们不会想象吗?可能是对孩子们神情关注的太少,也许是孩子们还没有学会思考,也许是孩子们的好奇心还没有激发起来。于是我尝试着这样做:
|
|
解决策略
| 关注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
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但学习的专注力不强。比如:课堂上我采用给回答问题的积极思考的小朋友奖励红旗来鼓励。学生学习的专注力也更强了,而且格外的专心。当他们奖励到红旗的时候,更是信心百倍。当我发现课堂上小朋友有做小动作、说悄悄话的时候,我试着故意去擦小红旗的时候,小朋友都不肯。那我说:不擦掉,你们该怎么表示呢?小朋友的专注力不知不觉中又回来了。一节课,从开头到结束,学生的学习激情始终保持着,而且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的好。
有较好的课堂机智。
我个人非常向往激情的课堂,如果一个教师上课没有一点的语言感召力,没有一点表情,那他的课堂是比较呆板的。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就像有人说的,教师既要当演员又要当主持人。我也是这样认为,但是还要加一句:围绕教学目标,不是作秀。上课有激情,我课堂上也体现了教学机智。
|
|
行动记录
| 比如在教《小鹰学飞》时侯,为了让孩子们更形象的理解“气喘吁吁”一词,我就跟孩子们一起表演,我做鹰妈妈,让小朋友们做小鹰,一起飞呀飞,飞过。。。飞过。。。。。飞过。。。。这样的情景再现之下,既让孩子们感兴趣,又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体验理解了祖国的语言文字的魅力。
|
|
效果评价
|
|
|
总结提炼
| 多关注孩子的神情
常听人说;“孩子的脸是一张晴雨表。”大人们可能会随着成长经历的不同,逐渐的把一些喜怒哀乐都藏在心中而不形于色,但孩子不一样,他们不懂也不容易藏住自己的情绪。当孩子上课认真听讲时,他的神情是专注的;当孩子走神、开小差时,他的神情是游离的;所以我尝试着对孩子的关注不只是停留在比谁做得最端正了,而是比谁最爱思考,比谁的眼睛最亮,比谁是回答问题时的“顶呱呱”,孩子们在我的鼓励和调控之下,明显感觉课堂活跃了,眼睛有神了,也许他们的回答还不够精彩,也许他们的思考还不够深入,但是我看到了孩子们的进步,看到了他们逐步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很欣慰。
与孩子的目光碰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孩子的眼睛就是一扇还没有安上玻璃的窗户,在课堂上与孩子的眼睛进行对话,是师生情感上进行沟通的重要方面,当老师的眼神与学生发生碰撞时,正是师生潜移默化的心的交流,情的升华,孩子从老师的眼神中感受到你在意他,关心他,他自然会喜欢上你的课堂,自然就会在你的课堂上常思考,常回答,常进步。
|
|
检验修正
|
|
|
备注
|
|
|
注:此报告书各项目内容由报告人(教师)填写,检查意见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