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克服偏见,“偏爱”学困生。由于学困生常常处于孤立、被歧视的地位,久而久之,养成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心理。因此,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要把更多的爱倾注在他们身上,即“偏爱”他们,要像农民对弱苗那样,给他们多一点保护,多一点浇灌,使他们和其它幼苗一样,能茁壮成长。
二、重视新开端,让学困生看到光明。一个班级新的开端总是很多的,新学期的开始,新学年的开始,一次大的教育活动之后等。任何学生,对待新的开端总有一些新的想法和打算,这些想法和打算中总有积极向上的一面,学困生也一样,老师要抓住时机,对学困生进行耐心引导,和他们促膝谈心,针对其现有认识、行为水平,帮助他们树立新的目标,不求高标准,只求有新进步。平时给他们表现的机会,给他们安排适当的工作,增加其信心,让他们看到光明,看到希望,尝到从学困生队伍里走出来的甜头。
三、集体是转化学困生的大熔炉。一个好的集体,具有“同化”的功能,它的纪律、舆论、风气、传统都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使每个成员,包括学困生,不得不约束自己,以适应集体的良好氛围。
四、以优带差优差共进。学困生的进步过程是曲折上升的,这一过程中充满了反复。教师不管怎样关心学生的学习,毕竟不可能总在其身边随时辅导,及时纠正。因此为了能使学困生真正达到进步的目的,学生间的帮助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我在座位编排调动时,总把较差的学生安排与较好的学生坐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