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课堂诊断 >> 正文

课堂诊断

课堂诊断报告书

南通市通州区中小学教师课堂诊断报告书

学校 通州区实验小学 学科 数学 报告人 张霞玲

研究周期 2011年9月——2012年1月

项目

内 容

检查意见

问题呈现

数学课上,往往是上到只剩下三、四分钟就下课的时候,才能开始布置课堂作业,孩子们刚进入认真完成作业的状态,下课铃就响了。这时,有的孩子利用课间休息的时间继续写,这样,势必会影响下一节课的学习。有的孩子利用午间休息的时间写,因为比较嘈杂,难以营造较好的学习氛围,所以,作业的质量大打折扣。

有时,因为一些意外生成的原因,课堂作业完全移到课外进行。导致个别学生课堂作业当天不能完成。

原因剖析

(1)备课不充分,对于讲解所要用的时间预估不足。本来预定8—10分钟时间给孩子写课堂作业,可是,因为某一个问题,可能就会多用好几分钟时间。

(2)教师备课时,本身就有一种“贪多”的心理。总觉得课堂容量不能太小,要尽可能地进行一些课外延伸和拓展训练。否则,就觉得上得不够充实。

(3)学生完成作业的速度较慢。有些孩子尚未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主观上不够努力,能拖则拖。客观上,这些孩子语、数、外都比较欠缺,常常会出现中午几个老师同时找同一名学生的现象。他们也苦于分身无术,自然会顾此失彼。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

解决策略

(1)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本班学生特点,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在抓住课堂重点和难点的同时,把握好课堂的广度和深度。确保能留出一定的时间,让班上大部分孩子当堂完成课堂作业。尽量当堂批改,不把错误带到课后。

(2)着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课堂时间的有效使用率。课上,不需要讲的,坚决不讲,把时间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力求课堂的简约。

(3)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关注后进生的课堂表现,加强对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尽量帮助他们当堂解决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帮助这些孩子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逐渐培养起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觉得,其实数学很好学,很容易懂。

行动记录

(1)教学中尽可能做到干脆利落,教学环节紧凑、简洁、明快,有条不紊。有效控制学习量,讲解一般在前三十分钟内完成。确保给孩子留出完成课堂作业的时间。针对部分孩子喜欢磨蹭的特点,布置课堂作业时,明确指出,一到下课时间就收作业本。根据完成的质量和数量来打分。在这样的限时作业中,孩子们完成作业时的紧张度有明显的提高。

(2)加强对后进生的个别辅导,优先批改他们的作业。让这些孩子充分感受、体味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他们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感到愉悦、开心。较好地激发了他们更强的成功欲望。

(3)分散作业,及时评讲。按课堂教学进度,完成一个知识点后就安排练习,及时巩固。课堂教学结束,课堂作业也随之结束。在学生作业时,请速度快的孩子上黑板板演。教师及时评讲、反馈。对板演正确的及时表扬、鼓励。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做题的积极性,而且在评讲过程中,其他学生通过对照,能发现自己练习出错的原因,及时进行订正。促进了学生对新知的理解。让孩子切生体会到完成课堂作业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完成课堂作业更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同时,分散作业的这种做法,也有利于学生作业速度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效果评价

由于给学生完成课堂作业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在作业的设计上更注重符合学生实际,同时引入了竞争机制。所以,大部分孩子对完成课堂作业比较感兴趣。

总结提炼

课堂作业顾名思义就是要在课堂中进行的练习。因此,设计好课堂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一、要明确作业的功能目标

课堂作业是服务于课堂教学的一种检测手段,通过课堂作业的练习,让学生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反映在作业本上,老师通过批改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生完成作业,不仅仅是为了复习、巩固、深化知识,也是在实践运用所学的知识,形成技能,在运用知识的同时又是在培养观察、分析、动手、创造、综合等能力。如学习完平面图形后,可以让学生自制七巧板,并拼出最具想象力的图案来等等。这种作业不仅仅是表现在作业本上的,而是通过他们是实际操作去练习。这样不仅更能巩固深化了新知,而且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具有相当深远的作用。

二、课堂作业设计要多元化

在小学里一节课的时间是40分钟,要在这40分钟里完成新课的教学,以及课堂作业的练习与批改,时间是很紧的。学生的学习应脱离枯燥的纯数学的没有任何情境的学习。应将学习的内容放到具体生活情境之中去,让学生在具体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学数学,解决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进行多样的练习,采取多元化的作业设计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作业设计应不拘泥于传统的书面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口头形式的,也可以是操作演示形式的,还可以展示创作成果等等。

检验修正

课堂作业设计得精巧,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作业的设计,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要求,按照本节课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分梯度的设计作业。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为了检测学生对本知识点的学习是否掌握,了解全班同学掌握情况。通过做作业,发现学生在掌握知识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对知识的理解是否存在偏差,是否存在误区,是否有混淆现象,以便老师在课堂上及时补救。在学生大都能掌握的情况下,再进行巩固性的作业训练,以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