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东方明珠”》一课时,我充分注意了直观媒体呈现的技巧,在引导学生学习著名的公园——海洋公园段落时,我设计这样的教学步骤:
第一步:自由读文字,说说课文哪些语句描写了海豚、海狮的精彩表演?找出课文中的句子大声地读一读。
第二步:再读这一段,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你脑海中的景象。
第三步:说说你最喜欢它们的哪个表演?为什么
第四步:出示海豚、海狮表演的视频请学生欣赏。
第五步:学生谈观看后的感受。教师适时小结:大家看的表演的确很精彩,老师只是展示了一小部分,最精彩的表演还在同学们的想象中。
反思这个教学环节,我觉得这样设计还是比较合理的:第一步,我引导学生通过抓优美的词句品评语言,想象画面,意在从语言文字入手激发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帮助学生在大脑中构建一幅幅最精彩的画面;第二、第三步,我引导学生尽量将课文中的精彩语句变成自己的语言来描绘画面,目的是帮助学生实现语言的内化积累;第四步,随着视频的展示,学生的惊叹声此起彼伏,学生对刚才丰富多采的想象进行了印证和拓展,满足了学生在想象后迫切需要看到真正表演的心理愿望;第五步,教师在学生谈感受后的小结犹为值得称道——教师指出,出示的视频只是展示了表演的一小部分,最精彩的表演在学生的大脑中,从而热情肯定了学生的想象。这里,直观媒体的使用就适时,适度,恰到好处,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的心理愿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又没有限制学生的想象思维。
当然,关于媒体的使用,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讨论和辨析。但我想,无论如何,媒体的使用都是为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只要我们牢牢记住这一点,很多问题都会最终得到解决。
反之,如果教师在学生品读文字伊始,就急于出示图片,就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媒体的使用喧宾夺主,没有多大的价值了。而这是违背语文教学的本质的。
当然,关于媒体的使用,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讨论和辨析。但我想,无论如何,媒体的使用都是为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只要我们牢牢记住这一点,很多问题都会最终得到解决。
第四步:出示荷花的图片配乐请学生欣赏。
第五步:学生谈观看图片后的感受。教师适时小结:大家看的荷花的确很美,老师只是展示了荷花的几种姿态,最美的荷花画面还在同学们的想象中。
第三步:说说你最喜欢哪种姿态的荷花,为什么?
第四步:出示荷花的图片配乐请学生欣赏。
第五步:学生谈观看图片后的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