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学校信息  德育教育  教学科研  资源共享  教师风采  学生园地  家长学校  督导工作 
 教研活动  课题研究  科研成果 
  资源共享 更多>>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五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四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三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中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目录(2020)
创造具有仪式感的班级生活
4BU3-U4词组整理
4Bu5-u6词组整理
4B u7-u8词组整理
 
您是第 位访问本网站的人
当前在线人数 0
 
  课题研究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科研 > 课题研究 > 正文
 
生命化教育视角下少先队活动课模式的实践研究
2023年08月10日 08:35    作者:  编辑:xiemingna  浏览:


【摘要】:生命化教育以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内容,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生命化教育是学校教育价值的新取向,辅导员要善于将生活化教育融入少先队活动课实践中去,基于生命哲学的视角审视少先队活动课模式,真正东个体生命出发,在少先队活动课实施中切实体现生命思考和感悟的核心价值,建构生命化发展课堂,激扬师生生命活力。

【关键词】:生命化教育  少先队活动课  实践研究

   生命化教育意义深远,教育的目的在于助力生命力的正常、内化、升华发展。生命教育以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品格教育、死亡教育、个性化教育、环境教育、挫折教育等,旨在帮助学生意识到自我生命内涵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正确认知生命的可贵,感受生命的美好,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追求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学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任重而道远。在学校教育中,生命教育不仅仅是德育教育的范畴,也是各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由之路。少先队活动课为生命力教育提供了新契机和平台,以实践活动、生命课程等主要形式组织和引导广大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把做人做事的道理转化为优秀的行为习惯。因此,笔者就少年儿童的自我管理、学校范围主题孵育、学科范畴的多元融合以及社会平台的有力支撑四个方面,阐述生命化教育视角下少先队活动课模式的实践研究。

一、自主管理,丰盈自我生命成长

生命化的教育,是真正的培养具有鲜活个性的现实人的教育。辅导员要深入开展少先队生命化教育,真正做到胸中有儿童,尊重少年儿童的生命发展天性,引导广大少年儿童激活其生命本质,在实践活动中促使他们学会关注、尊重、爱护、欣赏、敬畏生命。

少先队活动课是由少先队组织的,少先队员是活动的核心与主体,我们要把活动课的主权交还给儿童,给他们自由分配、主动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少先队员需通过丰富多样的少先队活动课,来学会自主管理,以玩、学、乐为核心,完善生命发展,激发生命潜能,追寻生命价值,丰盈生命成长。

二、主题孵育,开设生命主题课程

生命具有一定的自然序列性,少年儿童是自然生命体,他们遵循着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他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把体验作为生命的起点,逐渐在行进中领悟生命。辅导员在开展少先队活动课时要注重家校共育的形式,从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引导他们在生命主题课程的开设过程中体验生活,感悟生命。

(一)构建生命化课堂样态

课堂作为师生思想观念碰撞交汇的主阵地,时刻浸润着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不管是辅导员还是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挖掘儿童的生命潜能,尊重差异,和每位儿童平等对话,相互之间理解包容,建立生命化班级,开展生命化德育教育。

平等尊重型的生命化课堂可以让师生平等地沟通、交流思想观念,探究和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特定偏爱某一类儿童,始终怀揣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儿童,肯定少年儿童的生命发展过程,在师生沟通中注重人文关怀,有效促进正面管教的发展作用,使儿童的生命智慧得到质的生长。

(二)开设生命化校本课程

生命化教育要秉承生活化原则,同时需要相关课程指引。这就要求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要能与儿童的实际生活衔接,真正做到让课堂回归生活本真,以此活化课程知识的有力补给。因此,辅导员要善于与学校各类教师合作开设生命教育校本课程,从儿童的兴趣出发,通过校园活动课、课后社团活动课、学校少年宫活动项目、生理健康课程等多样化形式,让儿童进行自主选择、积极参与,彰显儿童生命的完整性、独特性和发展性。

学校可以将生命化校本课程融入少先队活动课模式中,对儿童开展生命化关怀教育,例如我们可以利用课后的社团活动课时间,在“科学集中营”通过科学老师的引领指导观看生命纪录片、做“孵鸡实验”、共读关于生命科学的科普绘本以及生理健康知识科普;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一些指向生命安全的保护课程、进行生命诚可贵的教育等,在教学常规中体现对生命的尊重爱护,引导儿童深入认识到生命的弥足珍贵,学会珍惜时间、珍爱自己。

学校应充分发挥心理老师的主导作用,定期组织开展系列心理体验活动,例如沙盘推演、青春期团辅活动、以及人际沟通之“瞎子背瘸子”、“可怜的小猫”、“讨糖游戏”,让儿童充分认识到情绪、个人评价的多面性以及生命的多样性,引导儿童积极正面地怀抱生活,面对生命中的挫折与困难。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阳光心灵驿站”的形式关注儿童的生命成长,通过点对点沟通、一对一辅导的形式,了解他们的内心状态,及时进行干预辅导,学校心理教师还可以利用早读晨会、专题讲座、知心信箱等途径,积极开展学生心理疏导工作以及健全人格培养工作。

(三)开展常态化生命教育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辅导员和各位班主任老师要充分发挥少先队的主阵地作用,积极落实固定的宣传阵地和形式,利用学校橱窗、广播、少先队队报进行生命化实践活动的宣传,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学校也要通过开展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警醒儿童生命的可贵,例如开展“5.12”地震演练活动、“9.18”防空演练活动、“防溺水防触电”、以及“防火防灾”专题培训活动等,生活化的教材、活动往往比课本上的案例更加真实生动,儿童更容易接受并牢记于心,这样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生存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多元融合,开展生命体验实践

每个儿童都是在动态中发展的,活动课是儿童生命成长的诗意栖息地,儿童通过“在做

中学”,实现对生命体验的完整感悟。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校内丰富的课程资源,利用少先队活动课的形式有效融合学科教学,以开放、互动的姿态实现儿童生命自由、创造地向上生长。

(一)融合劳动科学,收获生活体验

生命化教育就是生命之间多彩、丰富、鲜活的对话,为了让少先队活动课真正赋予价值内涵,辅导员可以联合学校教师开展劳动教育,例如通过学校开设的小型“养殖基地”体验养殖鸡鸭鹅的乐趣、通过学校开辟的“种植基地”体验种菜施肥择菜的快乐、通过学校的“鱼塘基地”感受喂鱼捕鱼的田园生活以及通过动手制作鸟窝、植树节种树等活动课体验、在科学老师的引领指导下近距离观察鸟类活动、感受生命的缤纷动态。

教师要在学科教学中融合生命化教育,在开展少先队活动课中直到学生观察自然生命、制作生命成长观察日记,组织学生到森林公园、湿地进行观鸟、植物生态调查等活动,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生长,体会自然生命的华美。真正的少先队活动课教育要切实探寻儿童内心需求,只有在儿童深切渴望的心田里播种、浇水,才能让生命之花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融合综合实践,体悟生命实践

   生命化教育就是灵魂与灵魂深处的深层触动。生命化教育,只有让儿童去亲身经历、体验,用生命去真实地感受,才会终生难忘,从心底体悟生命的珍贵价值、实践的社会内涵。近几年来新冠疫情的肆虐使得万千国人肩负沉重的社会使命、负重前行,不少医生护士、社会志愿者奔赴疫情前线治病救人、服务人民、为党为国分担重任压力,学校要结合相关时政内容开展生命化教育,通过军训体验式、核酸志愿服务等少先队活动课德育教育,磨砺儿童的生命意志,锻炼他们的生存体能,让他们从小认识到保家卫国、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使命担当。

(三)融合节日德育,激扬生命能量

与此同时,学校要积极从儿童个体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在优秀传统节日的德育渲染中,通过创设情境体验开设少先队活动课,通过丰富多彩的节日庆祝活动,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以此来促使儿童感悟生命的价值内涵,让儿童学会生活、认识世界、热爱生活。

例如,在儿童节来临之际,学校可以开展融合生命教育主题的庆祝活动,通过举办生命教育情景剧表演、“缤纷生命 精彩人生”文艺演出等形式让儿童感受生活的意趣非凡、生命内涵的无上珍贵;在“端午节”、“中秋节”、“立夏”等传统节日、重要节气期间,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包粽子送粽子”、开设“制作月饼”家长课堂、“集体立蛋斗蛋画蛋”等精彩纷呈的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生命能量的激情悦动,让学生用积极、热情、开朗的姿态面对生活,迎接生活中的无数挑战。

例如,在重阳节来临之际学校可以组织儿童到当地敬老院通过陪伴老人、文艺送演、听爷爷讲故事等多姿多彩的活动形式传播生命的力量,以生命触发生命,让儿童感受到生命之间深情实感的积极传递,助力儿童形成积极正向的人生观、社会观以及情感价值观念。

四、搭建平台,升华生命价值内涵

少先队活动课模式的丰富创设,能有效促进学校在生命化教育领域探究中实现特色化

的凸出突破。学校还应积极搭建社会平台,充分挖掘家长资源,以开设家长学校、家长志愿者、家长研究论坛等形式开展生命教育主题课程,开拓生命教育渠道。

学校还可以组织派遣爱心小使者走进社区进行手拉手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生命成长故事讲述活动,还可以组织少年儿童进行“开心农场”、“红色驿站”社会实践基地体验活动,让儿童在社会多方资源的优化整合中感悟生命成长、做人做事的道理。

生命化教育的深入推进是一个既定的过程,需要辅导员及各位教师通过少先队活动课这一有效载体进行融合实施,使儿童在多姿多彩、精彩纷呈的主题课程、实践活动中丰盈生命成长,使得教育在生命化的发展进程中尊重独特的个体生命、涵养生命的多样个性、培育生命的完整样态,进一步发现、提升生命的价值内涵。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

 

苏ICP备11012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