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南通市通州区石港小学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养正首页 > 四年级 > 正文

解决问题的策略

发布日期:2025-03-19 来源:

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窎小学  张建东

一、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用列表的方法整理问题中的信息。

- 能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经历用列表法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实用性。

- 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掌握用列表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能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并确定解题思路。

-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合适的信息进行列表整理,灵活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 教师通过讲述一个生活中复杂问题需要整理信息才能解决的例子,如超市购物时计算不同商品的总价等,引发学生对整理信息重要性的思考。

- 提问学生:在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时,我们应该如何整理信息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法)。

2. 探究新知

- 呈现问题情境:例如,“小芳家栽了 3 行桃树、8 行杏树和 4 行梨树。桃树每行 7 棵,杏树每行 6 棵,梨树每行 5 棵。”让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目中的信息。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整理这些信息。让学生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可能会有学生提出用文字记录、画线段图等方法,教师适时引出列表整理的方法。

- 教师示范列表整理信息:在黑板上画出表格,将题目中的信息按照果树的种类、行数、每行的棵树分别填入表格中。

- 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分析从表格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比如桃树的总棵树、梨树的总棵树等。

- 提出问题:“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让学生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 巩固练习

- 出示一些类似的问题,让学生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并解决问题。例如:“学校图书馆有 3 个书架,每个书架有 4 层,每层放了 25 本书。问图书馆一共有多少本书?”

-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答案,教师巡视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 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展示和点评,强调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4. 拓展提高

- 出示一些稍微复杂的问题,如“小明买了 2 支钢笔和 3 本笔记本,一共花了 25 元。钢笔每支 8 元,笔记本每本多少钱?”让学生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策略的能力。

- 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如先算出钢笔的总价,再用总花费减去钢笔的总价得到笔记本的总价,最后算出笔记本的单价。

5. 课堂小结

-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用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步骤: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解答并检验。

- 提问学生:用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让学生体会到列表法可以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更加清晰、有条理,便于解决问题。

6. 布置作业

- 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例如:“超市里有两种水果,苹果每箱 30 元,有 5 箱;香蕉每箱 20 元,有 8 箱。问苹果和香蕉一共多少钱?”要求学生用列表的方法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