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规划课题“‘立学课堂’视域下‘自我调节学习’的支持策略研究”的研究课
课题:《两小儿辩日》
执教:南通市通州区石港小学 姓名:陈北云
【研究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辩”等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决”“知”等字的意思。课前预学,课上实现自我调整。
2. 回顾旧知,运用多种方法,疏通文意。
3. 在理解课文的多维交流中,了解两小儿各自的观点、理由和依据,学会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培养自我调节语文学习的能力。
【教学预案】
一、情境创设,自我期待
1.创设情境,回顾旧知,引发期待。
2.齐读课题,理解生字“辩”的意思。
出示“辩”的演变过程,辩:通过犀利的语言与别人明辨是非或是争论真假。
3.两小儿围绕什么进行辩论?结果怎么样?连孔子都不能判决的问题你们想知道答案吗?走进课文。
二、读辩斗故事,自我调整
1. 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试着读出节奏。
2. 在预学的时候,你特别关注了哪些字的读音?指导多音字“为”和通假字“知”的读音。
(1)前两处“为”读第二声,表示“是”的意思;第三处“为”读第四声,同“谓”,说的意思。
(2)知,同“智”,智慧的意思。
3.指导读好长句子的停顿,在表示时间的词后面要停顿。
4.出示图片,理解“车盖”“盘盂”的意思,对比朗读。
结合注释,理解“沧沧凉凉”“探汤”的意思,对比朗读。
三、讲辩斗故事,自我感悟
1. 回顾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2. 任务:同桌分工,一人读文言文,一人说意思,进行一场古今对话。
3. 根据起因、经过、结果,说一说文言文的意思。
四、探辩斗智慧,自我提升
1.读到这,两小儿在围绕什么问题进行争辩?他们是怎么争辩的?
2.小组合作:分角色读两小儿的对话,找出各自的观点和相应的理由,完成小组共学单。
3.汇报展示
4.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用自己的话说说两小儿的思考过程。
5.同学们,两个小儿辩得头头是道,你们同意谁的观点?
交流讨论:他们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但都有事实和常理作为依据,他们都各有各的道理。
6.利用表格,同学们梳理出了两小儿辩论的内容。两小儿就是这样,一个依据视觉效果,一个依据温度感知,让我们更加清楚了“辩”的过程。那他们为了说明观点是怎样表达的?(反问的语气让辩论更激烈)
7.他们的辩斗是那么激烈,你们想辩一辩吗?同桌互辩,师生互辩。
8.体会孔子、两小儿的品格,感悟本课所蕴含的道理。
五、作业超市,自我拓展
1.找两个《列子·汤问》的小故事分享给大家。
2.了解本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辩题,搜集材料,做好辩论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