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课堂改革、体育锻炼和课业负担情况”
专项督导自查报告
为落实南通市课堂教学改革“十二字”方针,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我校加大课程计划制定和执行,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不断优化课程安排和实施,加大督查力度。
一、 切实推行“我课堂”研究项目。
我校的“我课堂”研究项目就是致力于落实南通市课堂教学改革的十二字方针“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实施“我课堂”的重心就是切实转变“教师教的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师生的互动方式”。“我课堂”中的“我”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致力于让儿童真正成为课堂学习中心的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课堂;“‘我’课堂”是秉持儿童立场,从儿童的角度去审视,是善于充分调动儿童学习内在动力的课堂。“我课堂”中教学的本质是学,教是为了更好地转化为学。“我课堂”强调要充分地调动和利用学生资源,强调把学生的学习尽早地交付给学生,教要尽快地让学生自己自主活动起来,去获得知识,去解决问题,把可以托付的教学托付给学生。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继续完善“我”课堂的建构,以引导学生自主、自觉学习作为备课、课堂教学的主要思路,以学生先学、教师后教作为课堂教学的显性特征,在学生先学的基础上,教师立主挖掘具有即时性、针对性、生源性的学习资源作为课堂教学内容最重要的基本要素,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努力实现“我课堂”教学的全面化与常态化,以及“我课程”设置的整合化。结合落实南通市课堂教学改革的契机,全面开展学科教学研究,将“生命语文”“我课堂”特色教学做强做扎实,全面提升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
二、分层实施“作业革命”。
为了有效落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意见,本学期我校对作业的布置进行“作业革命”:一二年级原则上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与五六年级作业量分别控制在40分钟与1小时以内,要求作业设计坚持高度、梯度和广度,坚持“少、精、简”,坚持科学性和人文性的评价,集体备课时重点研究家庭作业布置,取消千人一面的“一课一练”布置现象、过量作业现象、作业之后不批改只让学生对答案的现象,以及不耐心的面批和无效的订正现象。每周三,为全校无书面作业日,学生完成一些实践性作业,如体育运动项目、做科学实验、做家务等。
同时,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作业的质量与效率的同时,指导学生闲暇时间的生活方式,包括阅读生活、实践生活、艺术生活、运动生活,让儿童学会生存。
要从学生视角理解作业的特征。根据以往的矛盾冲突,我们发现很多问题集中在作业量上。从现有的调查研究来看,同样的作业量,教师往往会低估作业量,会认为“我的作业量是很少的”,而学生习惯于将作业量扩大,所以教师需要理解学生眼中比较合适的作业量是多少。在以往学校的作业检查中,就有这样的例子:当我们发现某个班级作业量偏多,打电话 和 老师沟通的时间,一般老师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布置的作业不多呀!当我们一条一条 和 老师算时间的时候,她会忽然发现总时间还真的不少。首先是作业量的控制。一二年级原则上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与五六年级作业量分别控制在40分钟与1小时以内,要以尽可能少的作业量促进尽可能多的认知投入;
要关注学生作业品质的养成。教师在作业设计中需要从对“作业完成”的关注转移到关注“作业行为”和“作业品质”。教师需要学生表明他们是如何完成作业的,也需要探查学生是否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作业习惯和心理品质。
要以尽可能少的作业量促进尽可能多的认知投入。首先是作业规则的制定。其次,减少低水平的重复作业,增强作业的可理解性。“多朗读比简单的读、写更有效;多构思比单纯的读、写更有效”;第三,作业分层不是固化学生的认知水平,而是激发学生的认知挑战。只有当作业分层不再是作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分等,而是作为学生自主选择与挑战的时候,分层才能产生其价值和意义。第四,作业批改中的认知性反馈。作业批改中要避免对“正确率”的一味追求,重视学生在作业中闪现的思维火花,向学生提供准确的认知反馈。
让学生有更积极的作业情感体验。作业量越多、越难,教师控制得越多,作业反馈越不清晰,学生体验到的情感越小计;反之,作业量越少、越容易,学生从教师处获得的对作业的参与权和选择权的比重越高,作业反馈得越清晰,学生所体验到的情感越积极。
让学生参与作业的设计和选择。例如,学生主动选择作业量;学生主动选择作业难度、主动选择作业形式、学生主动选择作业反馈的方式等等。
让学生在作业中体会知识的关联和应用。我们布置作业往往会孤立地看待学习内容,布置散点式的作业,而缺少对一个学期、单元作业的整体设计,促进知识的统整与相互关联。老师们要关注整体的知识结构,以单元为整体进行作业的统整设计,同时还能与生活实际相连,让知识在作业中得以应用。
让作业成为学生与他人共同走过的一段旅程。例如作业交流中生——生交流,家长——学生交流。
三、阳光体育创特色。
“兴邦必先兴教育”,而兴教育必先强体魄。为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校拟定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为孩子发展而教育”的体育活动战略理念,提出了“规范管理+创设特色,基本技能+个性特长”的体育工作思想。
首先,发挥 “首批‘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省市两级体育传统项目(田径)学校”和“南通市首批‘体育艺术2+1项目’实验试点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为契机,健全工作机制,出台了体育运动项目学校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成立了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
其次,在确保正常开展“两课两操”的基础上,对全校的作息时间作了统一调度,腾出专门课程安排了全校性的“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和每周。阳光体育活动课除了完成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的辅助练习外,还根据班级特色、学校场地条件等组织开展特色运动项目。
另外我校还积极探索校园足球教学模式,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立足于课堂,并开展了“足球进课堂”活动。学校组织成立了实验小学足球队,蕊春俱乐部,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比赛活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校园联赛,建立了常态化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让学生人人享受足球的快乐,促进足球运动的普及。我校采用了与集团内部金桥小学合作共建,抱团发展的模式,不断扩大特色学校影响力,发挥特色学校示范效应,努力形成区域特色,形成学段对接的良性格局,引领校园足球的创新发展。
学校的田径、篮球、乒乓球、航模、独轮车、轮滑、健美操等各特色体育社团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特别壮观的是金秋时节为期一周的校园体育节,80%以上的师生参与了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有效推动了学校体育运动的进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同时,强化安全意识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学校建立了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应急管理机制,制定和实施体育安全管理工作方案,要求无论是专任老师、兼职老师的体育课,还是阳光体育课,都要规范组织指导,增强安全意识,确保运动场地、运动过程等全方面的安全。
在“周三无书面作业日”,学校将体质测试项目作为一项特色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完成。体育组将事先拍好的示范动作视频,发到学校工作群。各班班主任转发到班级群,由家长协助监督孩子完成,激起了全民运动、全家运动的热潮。